学生工作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海洋中心)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生态环境部直属的国家级业务中心,主要职能是开展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海洋生态环境灾害应急响应与损害评估技术支持等。
根据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1986年1月1日以后出生),高层次、短缺专业等特殊人才可适当放宽至40周岁(1981年1月1日后出生);
(三)限普通高等学校全脱产学习统招统分的毕业生(包括往届毕业生和2021年应届毕业生);如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需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颁发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四)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其中,2021年应届毕业生应于2021年12月31日前取得博士学历和学位证;
(五)具有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六)身心健康,能适应岗位工作。
尚未解除纪律处分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以及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等,不得应聘。
二、招聘岗位及要求
本次招聘人数32名,具体岗位、专业、人数和要求详见附件1。
三、招聘程序
(一)报名
1.报名时间:2020年12月5日—12月31日。
2.报名方式。本次招聘采取网络报名方式,不设现场报名,不接受电话或邮寄报名。应聘人员填写报名表(附件2)和汇总表(附件3),将身份证、学历学位证、科研项目、论著、获奖荣誉以及其他业绩证明材料扫描合并成1个PDF文件,一并发送至指定邮箱(rsc@nmemc.org.cn)。PDF文件名和邮件主题统一命为“岗位序号+姓名+身份证号+高校人才网”。
3.报名要求。每名应聘人员仅限报考一个岗位,多次报名无效。
(二)资格审查
根据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及简历等材料进行筛选审查。
(三)考试
考试采用面试方式进行,满分为100分,设置合格分数线。
面试人员名单、面试合格线及具体安排,将在海洋中心官网公布。
(四)体检与考察
1.体检。面试结束后,组织所有参加面试的人员在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项目和标准参照国家公务员招录有关规定执行。
2.考察。在通过面试合格线的人员中,各岗位分别按照面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以1:1比例确定考察人选,进行考察并复核资格条件。
体检或考察不合格者,不予聘用。对于由此产生或应聘人员自愿放弃等原因产生的岗位空缺,从达到面试合格线的应聘人员中,按照该岗位面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
(五)公示
根据考试、体检和考察结果,确定拟聘人员,并将拟聘人员基本情况、拟聘岗位等信息在海洋中心官网上公示7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
(六)录用
公示结束且无异议,统一组织报到、签订聘用合同,办理录用手续。
公开招聘人员须于2021年12月31日前持岗位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报到,逾期未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应聘岗位。
四、其他事项
(一)应聘人员应如实填报有关信息,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录取资格,相应后果由应聘人员自负。
(二)此次招聘的人员具有事业编制,享受国家和单位有关工资福利待遇。
(三)公开招聘人员入职后可按照有关规定申报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城市发展紧缺人才等,并享受相关人才待遇。
(四)考试安排及其他未尽事宜,将在海洋中心网站另行发布。应聘人员应保持电话畅通,密切关注招聘动态。
联系人:马老师;联系电话:0411-84783226
附件:
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21年公开招聘计划表(附后)
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21年公开招聘报名人员信息汇总表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2020年12月2日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21年公开招聘计划表(博士研究生) | |||||||
岗位 序号 | 招聘部门 | 岗位名称 | 岗位职责 | 招聘 人数 | 岗位条件 | ||
专业 | 学历 | 具体招聘要求 | |||||
202101 | 战略规划室 | 海洋生态环境战略规划专业技术人员 | 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战略政策研究等相关工作。 | 1 | 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熟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及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制度; 2.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拥有较强的综合视角与空间思维; 3.具有生态环境规划等相关实践经验者优先。 |
202102 | 海洋生态保护政策与监管制度研究专业技术人员 | 开展海洋领域“三线一单”制度研究及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政策、监管方法与制度建设等研究工作。 | 1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具有扎实、综合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及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2.能够熟练运用ArcGIS、Matlab等分析评价软件。 | |
202103 | 海洋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与制度研究专业技术人员 | 从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环境经济政策、重大经济制度研究及海洋领域“两山论”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工作。 | 1 | 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与独立科研能力; 2.能够熟练使用环境经济模型者优先。 | |
202104 | 综合治理室 | 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人员 | 从事基于海陆统筹的河口区等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研究。 | 1 | 水文学及水资源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能胜任海上作业和野外调查及经常性出差。 |
202105 | 典型生态区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效果评估研究人员 | 从事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效果评估研究。 | 1 | 海洋生态学、海洋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能适应野外调查及经常性出差。 | |
202106 |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人员 | 主要从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水环境功能区划技术支撑工作。 | 1 | 海洋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海洋化学 | 博士研究生 | 能适应经常性出差、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 |
202107 | 化学室 | 海洋新型污染物研究人员 | 从事海洋新型污染物分析及评价工作。 | 1 | 环境科学、环境化学、分析科学 | 博士研究生 | 1.大学英语六级(CET6)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或水平相当; 2.具备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与模型评估等研究基础; 3.具有良好的英文写作及沟通能力,具有国际合作项目经验者优先。 4.以第一作者发表SCI高质量学术论文1篇以上; 5.具备GC-MSMS,LC-MSMS仪器操作经验者优先。 |
202108 | 海洋气候变化研究人员 | 从事海洋气候变化相关业务工作。 | 1 | 海洋科学、海洋化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等气候变化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大学英语六级(CET6)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或水平相当; 2.具备气候变化、海洋酸化、海洋缺氧、温室气体、碳循环等研究背景之一; 3.以第一作者发表SCI高质量学术论文1篇以上; 4.具备很好的文献总结及报告撰写能力。 | |
202109 | 海洋垃圾与微塑料研究人员 | 从事海洋垃圾与微塑料相关的业务工作及研究 | 1 |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环境化学、生态毒理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大学英语六级(CET6)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或水平相当; 2.具备海洋垃圾及微塑料相关研究背景; 3.具备很好的文献总结及报告撰写能力;具有良好的英文写作及沟通能力,具有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经验者优先; 4.以第一作者发表SCI高质量学术论文1篇以上。 | |
202110 | 生态室 | 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价研究人员 | 针对海洋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开展游泳生物种类鉴定、保护与恢复效果评估的相关研究,并参与国际合作与履约相关工作。 | 1 | 海洋生物、渔业资源 | 博士研究生 | 1.大学英语六级(CET6)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SCI论文; 2.熟练掌握游泳动物种类鉴定技术,具有相关实践经验; 3.具备野外作业能力; 4.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
202111 | 大型海藻、海草的分类与生态学研究人员 | 针对典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开展大型海藻与海草的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以及栖息地适宜性评价和保护效果评估的研究。 | 1 | 生物学、生态学 | 博士研究生 | 1.大学英语六级(CET6)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SCI论文; 2.具有2年及以上大型藻类分类相关经验;熟练掌握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种植经验; 3.具备野外作业能力。 | |
202112 | 海洋综合治理成效评估研究人员 | 针对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以及保护修复工程,开展效果评估的相关研究,重点针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景观、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恢复效果,开展评估方法和标准的研究。 | 1 | 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1.大学英语六级(CET6)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 2.从事过海洋生态修复、生态治理效果评估的研究工作; 3.能够从事野外作业。 | |
202113 | 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人员 | 针对陆源排污,开展近岸海域中典型污染物的生态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 | 1 | 环境科学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大学英语六级(CET6)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SCI论文; 2.从事过海洋生态毒理、海洋生态环境健康评价的研究工作; 3.能够从事野外作业。 | |
202114 | 分子生态学研究人员 | 从事污染生态学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污染胁迫对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影响,开发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和产品。 | 1 | 环境科学、生态学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大学英语六级(CET6)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SCI论文; 2.从事过功能基因研究,具备R语言操作能力; 3.具备海洋学背景及野外作业能力者优先。 | |
202115 | 海洋有毒微藻研究人员 | 海洋有毒微藻生物学及其毒素分离纯化和毒性评估。 | 1 | 海洋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生物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1.具有海洋生态学基础知识; 2.具有微藻分类及分子生物学基础; 3.具有海洋生态外业调查经历; 4.已发表专业论文5篇以上。 | |
202116 | 动力室 | 海洋生态环境过程模拟预测人员 | 开展海洋水质和生态环境过程、海洋突发环境事件和生态灾害的资料分析、模型研建和业务化运行工作。 | 2 | 物理海洋学、流体力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环境科学 | 博士研究生 | 1.熟练掌握1-2种主流的海洋模型,并有实际应用的经历和经验; 2.能熟练分析处理海洋观测和模拟资料; 3.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强; 4.博士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 |
202117 | 遥感室 | 海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评估技术人员 | 从事红树林、海草床、海岸滩涂湿地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环境要素反演和生态质量遥感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 | 1 | 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或EI专业论文2篇以上; 2.熟悉光学遥感及辐射传输机理,掌握植被遥感反演技术; 3.能熟练使用IDL、Matlab等一种或多种编程软件; 4.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及文字组织能力,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
202118 | 近岸海域水质遥感监测评价技术人员 | 从事近岸海域二类水体、富营养水质遥感监测评价技术研究。 | 1 | 遥感科学与技术、物理海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及其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以上,且至少有一篇为SCI索引; 2.熟悉水色遥感及辐射传输机理,掌握海洋水色遥感反演技术; 3.能熟练使用IDL、Matlab、python等一种或多种编程软件; 4.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及文字组织能力,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5.能胜任出海和出差者优先。 | |
202119 | 环境监管室 | 海洋倾废评估专业技术人员 | 从事海洋倾废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工作 | 1 |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海洋化学 | 博士研究生 | 1.具有与岗位职责相关的研究基础; 2.具有较好的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3.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及以上; 4.能适应出差工作。 |
202120 | 海洋倾废管理新兴技术研究人员 | 从事海洋倾废精细化管理技术研究工作。 | 1 | 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海洋和环境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具有与岗位职责相关的研究基础; 2.具有较好的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 3.第一作者发表SCI或EI论文2篇及以上。 | |
202121 |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等海洋工程监督管理技术人员 | 从事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等海洋工程全过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 | 1 |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海洋化学、海洋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及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具有与岗位职责相关的研究基础; 2.具有较好的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3.第一作者发表SCI或者EI论文2篇及以上; 4.具有海洋工程环境保护领域相关经验者优先。 | |
202122 | 生态监管室 | 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研究人员 | 从事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政策与应用技术研究。 | 1 | 生态学、测绘科学与技术、海洋科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熟练使用ArcGIS、ENVI/ERDAS等相关专业软件,以及第一作者发表过区域生态空间分析和保护效果评价相关研究论文1篇以上。 2.能适应长期出差和野外工作。 3.具有生态保护红线、重要生态功能区选划、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海洋生态保护政策等相关项目研究经验者优先。 |
202123 | 海洋自然保护地监管技术研究人员 | 从事海洋自然保护地监管政策与应用技术研究。 | 1 | 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熟练使用ArcGIS、ENVI/ERDAS等相关专业软件,以及第一作者发表过自然保护地规划评估相关研究论文1篇以上。 2.能适应长期出差和野外工作。 3.具有自然保护地选划、规划、调查、评估相关项目研究经验者优先。 | |
202124 | 海洋自然保护地监测技术研究人员 | 从事海洋自然保护地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状况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 | 1 | 生物学、水产、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有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以第一作者发表野生动物种群动态及栖息地状况监测与评估技术相关研究论文2篇以上(其中第1作者SCI论文1篇以上); 2.具有海洋野生动物(包括滨海鸟类)现场调查监测工作经验者优先。 | |
202125 | 滨海湿地监测技术研究人员 | 从事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监管性监测及生态状况评估技术研究。 | 1 | 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以第一作者发表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监测评估技术研究论文2篇以上(其中第1作者SCI论文1篇以上); 2.具有综合应用ENVI/ERDAS、ArcGIS技术和专业模型开展滨海湿地空间监测与评估研究经验者优先。 | |
202126 | 岛屿室 | 海洋(海岛)环境保护研究人员 | 研究海岛海岸带、海湾生态环境特征与影响因素与变化特征,为海岛海岸带、海湾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 1 | 海洋地理学、海洋地质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有河口海湾、海岸带资源环境研究基础; 2.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一作的第二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 |
202127 | 信息室 | 海洋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人员 | 从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治理、建模、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及应用开发。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统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 | 博士研究生 | 1.系统掌握数理统计相关基础理论,熟悉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算法原理,熟练使用R或SAS、SPSS、Matlab等软件; 2.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熟练完成英文材料的翻译及编写能力,以主要执笔人完成英文相关代表作品(报告、论文等)一份及以上; 3.具有环境大数据分析应用相关研究经验。 |
202128 | 环境工程室 | 近岸海域海洋水文气象环境调查、监测、分析研究专业技术人员 | 主要从事近岸海域海洋水文、气象环境调查、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及研究工作。 | 1 | 物理海洋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具有近岸海域海洋水文调查、监测、数据处理、分析和评价研究能力。 |
202129 |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修复规划及规划环评专业技术人员 | 主要从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及规划环评等相关规划顶层设计研究及编制工作。 | 1 | 城乡规划学 地理学等规划类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掌握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修复等规划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规划编制的相关流程,具备顶层设计规划研究和编制能力。 | |
202130 | 海洋生物生态调查监测、评价与研究专业技术人员 | 从事近岸海域海洋生物生态环境调查评价、涉海工程海洋生态影响及生态安全监测与评价研究。 | 1 |
海洋生物、渔业资源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具有浮游植物、动物、底栖生物以及渔业资源调查及评价能力,具有承担涉海工程海洋生态影响评价研究能力。 | |
202131 |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及景观生态设计专业技术人员 | 主要从事生态保护修复及补偿方法研究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案、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的设计工作。 | 1 | 生态学、景观学等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类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掌握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环境设计等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生态设计和保护修复方法创新研究能力,能够承担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案、近岸海域、陆源排污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及生态补偿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 |
合计 | 32 |
|